
父母向孩子解釋「爸媽要離婚」時,必須確保氣氛平穩,讓孩子感到安心是最重要的!許多孩子的不安全感源於「是不是因為自己所以爸媽才離婚?」、「離婚後我要去哪裡?」。因此,父母在談論離婚時,應先考慮孩子的擔憂,提供說明和安慰:「爸爸媽媽是因為個性不合,所以不能再住在一起,絕對不是因為你不乖。」、「爸爸媽媽永遠愛你,就算爸爸媽媽沒住在一起,我們還是可以一起常常出去玩。」、「你隨時要去找爸爸/媽媽都可以。」
此外,現在有許多兒童繪本的故事主題是「父母離婚」,例如《恐龍離婚記》、《爸爸媽媽不住在一起了》、《我有兩個家》等等。家長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繪本的資源,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向孩子解釋離婚的含義及對家庭的影響。然而,當討論家庭變化時,是否需要父母雙方在場呢?蔡老師指出:「不一定。如果夫妻之間的情緒狀態很緊張,容易發生衝突,無法共同向孩子解釋離婚的原因,那麼由親近孩子的其中一方客觀地向孩子表達離婚的事實即可。對話時的氣氛平靜、讓孩子感到安心是最重要的,誠實、不要虛構謊言或編造孩子可能會戳破的理由,也是需要注意的。並不一定需要父母雙方同時出席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