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離婚率的增加,離婚對於孩子的影響也逐漸凸顯,尤其是年齡越小的孩子,受到的影響越為深遠。孩子在父母離婚後可能出現痛苦的情緒,而這種心靈的衝擊也易讓他們產生罪惡感,認為是自己造成了父母的離異。若孩子的個性較為執拗,則可能表現出反覆無常的行為,這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適應。即便孩子理解了離婚的原因,父母仍應細心觀察孩子的適應狀況,包括以下五點:
1. 情緒壓力:觀察孩子是否承受著過多的情緒壓力,以及是否能夠正常表達情感。
2. 隱藏性的心理創傷:留意是否有孩子潛藏的心理創傷,有助於早期幫助及疏通。
3. 情感表達:注意孩子的情感表達方式,是順暢還是受到阻礙。
4. 青春期困擾:觀察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是否有學習困難或是心理苦悶的狀況。
5. 婚姻危機意識:留心孩子是否對婚姻有危機意識,擔心自己的未來婚姻會不幸福。
在父母離婚的過程中,諮商心理師建議特別注意孩子對父母的情感,以及可能出現的憎恨情緒。及早的疏導和溝通是至關重要的,然而,現實卻可能出現父母忽略孩子情感的情況。這種狀況可能導致父母採取不當的處理方式,例如合理化孩子的攻擊行為或者以更高壓的管教方式回應,結果造成惡性循環。當孩子對父母的依附需求最弱的時候,也是他們最容易反抗父母的時候。在這段成長過程中,父母的養育方式和觀察孩子行為的重要性不可忽視。
如果父母能夠一致地以「子女為中心」的概念,並避免使用過度威脅的語言,以及嚴厲的管教方式,孩子將更容易培養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,遠離反社會人格傾向。此外,參與一些建設性的團體活動,如自我肯定團體或人際溝通團體,能夠增加孩子的溝通能力,提升自尊心,對於心理的健康成長也有正面的影響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