離婚,對許多人而言,並非單純的決定。儘管口口聲聲表達著離婚的念頭,卻不見得真的付諸行動。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人猶豫不前呢?
1. 經濟考量
對於未婚者或沒有小孩的人而言,離婚可能被看做與戀愛關係結束一樣簡單,反正有工作,自己能夠自食其力。但一旦有了小孩,情況就複雜了,牽涉到收入來源、撫養權、保母費用、托嬰費用等實際問題。對於全職媽媽或長時間請育嬰假的人來說,再就業也變得更加困難。
2. 撫養權爭議
在離婚的情境下,對於雙方都希望繼續與孩子相處的夫妻,撫養權的歸屬成為一個敏感的問題。法院在判決時通常會考慮當事人的經濟實力,這對於全職媽媽或沒有儲蓄的媽媽來說可能不利。
3. 孩子意願
許多媽媽猶豫離婚的原因之一是擔心孩子不願意與父親分開,因此放棄了離婚的念頭,以避免讓孩子陷入困擾。
4. 外界壓力
家庭問題只有當事人最清楚,然而外界卻可能對這個家庭持有不同看法。為了避免被外界指指點點,一些媽媽選擇忍耐,即使內心早已經不再快樂。
5.給予對方機會
在曾經相愛的基礎上,一些媽媽可能希望給予對方改變的機會。然而,這樣的期望並不一定會實現,而時間也許是揭示真相的唯一方式。
雖然離婚是一個風險重重的決定,但若真的無法與對方共同生活,媽媽們或許可以先低調地諮詢專業律師,了解自己的權益和可能面臨的困境。再與對方坦誠相對地表達自己的想法,如果情況未有改善,或許需要暫時冷靜,思考未來生活的方向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