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離婚率居高不下,去年統計顯示有4萬多對夫婦離婚,顯示婚姻問題仍然普遍存在。雖然離婚可以是解脫經營不善婚姻的方式,對子女的幸福有正面的影響,但若離婚後父母仍無法擺脫負面情緒,可能會使孩子深陷新的矛盾之中。父母在離婚後的行為舉止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,以下是一些應避免的負面行為:
1.在孩子面前詆毀對方: 在孩子面前抱怨對方、互相指責,容易讓孩子產生罪惡感和自責感,並對長輩產生混亂的感情。
2.逼迫孩子選邊站:不應逼迫孩子選擇支持哪一方,這樣的做法對孩子心靈造成二次傷害。
3.在孩子面前發洩負面情緒:孩子不應成為父母情緒發洩的對象,建議父母尋找其他支持來排解情緒,以免影響孩子的成長。
4.讓孩子成為傳聲筒:不應透過孩子彼此傳達訊息,應該直接面對並溝通解決問題,以樹立良好的親職榜樣。
離婚後,父母應該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新生活,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和愛,而不是將負面情緒轉嫁給他們。建議父母避免這些負面行為,創造對孩子有益的家庭環境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