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年的爭吵、惡言相向、挫敗與哭泣,最終走向了離婚的決定。在這個破碎的家庭中,孩子成為了無助的旁觀者,無法左右雙親的選擇,卻又深受家庭氛圍的影響。當孩子處於這樣的環境中,該如何化解內心的煎熬?
美國溝通關係研究員塔瑪拉‧艾菲菲(Tamara Afifi)分享了她對離婚家庭的觀察,提出了三大建議,以協助孩子克服困境:
1. 承認軟弱:父母應該勇於承認自己的脆弱和無助,讓孩子明白他們也是人,有情感和困難。這有助於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真實性,並理解他們並非完美無缺。
2. 傾聽彼此:在合適的時機,父母應與孩子坐下來談論家庭狀況。這不需要刻意的場合,可以在準備晚餐、散步等輕鬆自然的情境中進行。傾聽孩子的感受,提供適當的解釋,有助於減少孩子的不確定感。
3. 親友扶持:家庭朋友的支持對於孩子和父母都是重要的。在離婚後,雙方的共同朋友可能會選擇保持中立,這時親友的支持成為至關重要。孩子也應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統,包括老師、同學、宗教團體等,這些人可以在需要時提供協助和支持。
面對離婚的家庭困境,父母和孩子都需要付出努力,才能夠共同走過這段艱難的過渡期。透過誠實溝通、彼此扶持,或許能夠緩解家庭的矛盾,讓每個成員都能夠更好地適應新的生活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