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決定結束婚姻時,或許內心會感到「一切結束了!」然而,如果有孩子的存在,離婚實際上是一段新關係的開始,即共同扶養孩子的階段。即便不再是配偶,父母依然是孩子的家長。儘管離婚可能帶來生活方式、經濟、社交圈等方面的巨大變化和壓力,但父母應該將孩子的需求置於首位,一同努力為孩子提供穩定的成長環境。
以下是一些指導原則,協助離婚父母更好地陪伴孩子走過這段困境:
1. 減少失去感: 孩子在離婚過程中已經失去很多,盡量減少對他們生活的影響,保持能見面、在原學校上學、與朋友和老師維持熟悉的社交環境等。減少生活上的改變,有助於孩子更容易適應。
2. 告知孩子未來的變動:孩子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性,父母應該清楚告訴他們生活中的變化,例如在哪幾天與爸爸或媽媽相處,有關會面的時間安排等。電話、電子郵件等方式經常保持聯繫,確保孩子知道父母依然關心他們。
3. 接納孩子處理情緒的方式:孩子表現出的情緒和行為因年齡和個性而異,父母應接納並尊重孩子處理失落和悲傷的方式。給予孩子表達情感的空間,鼓勵他們分享感受。
4. 告知孩子「這不是你的錯」:根據孩子的年齡,他們可能會認為離婚是他們的錯。父母應清楚向孩子表達:「這不是你的錯!」讓孩子免受無謂的負擔。
5. 確保父母的愛仍在:孩子可能擔心父母不再愛他們,父母應強調雖然他們不再是配偶,但對孩子的愛仍然存在。這有助於孩子建立安全感。
6. 分享父母的情感:適度分享父母的情感,讓孩子了解雖然父母也感到難過,但他們有能力處理這些情感。孩子不需要承擔父母的情感負擔,但可以理解父母也是有感受的人。
7. 避免捲入大人間的紛爭:不論離婚時夫妻關係多麼糟糕,請避免讓孩子捲入兩人之間的紛爭。不要在孩子面前說對方的壞話,不要利用孩子作為信息傳達者,讓孩子保持與另一方的正常互動。
8. 協調一致的教養方式:如需輪流照顧孩子,父母應討論一致的教養方式,確保孩子在兩個家庭之間能夠保持一致的規範和生活方式。
在離婚後,父母仍然能夠扮演孩子生命中重要的角色。理解並尊重孩子的感受,陪伴他們走過這段轉變,有助於孩子更健康地成長。
留言
張貼留言